发射成功!平均31岁玩命26年,他们让55颗北斗星耀全球!今天,向英雄致敬!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
有温度更有态度
文 / 北洋君
在你心中,
谁是中国最璀璨的巨星?
谁是中国最顶级的天团?
就在今天,答案揭晓!
相信很多朋友跟北洋君一样,
刚刚经历了激动人心的时刻,
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喷薄着烈焰拔地而起!
北斗第55颗,
也是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
发射成功!
26年,55颗北斗卫星环绕琼宇,
正式宣告中国第一“ 巨星天团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星座部署宣告全面完成。
北斗卫星太阳能翼成功打开的瞬间 反射出金色的光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55颗北斗“出道”的背后,
还有一个中国当之无愧的
“天团”级别的队伍!
他们的队伍庞大,
人数竟有30万人之多,
在过去26年的时间里,
他们把一颗颗北斗卫星打上天。
“北斗”这支以
80后、90后为主力的团队,
平均年龄才只有31岁,
比国外相关团队年轻了十几岁!
整整奋斗了26年,
今天,当我们骄傲地指向天际
大声说:“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
北斗星辰!”时;
当我们享受着北斗导航系统,
为我们打网约车、点外卖、开车导航、
借还共享单车提供众多便利时;
今天,当我们在享受和平,
享受着北斗为我们的国防带来的安全时,
我们必须向他们说一声
谢 谢!
现在,北洋君就带大家
回首26年北斗来时路,
认识下“北斗天团”里
曾经的年轻人和现在的年轻人!
NO.1
三个20多岁小伙子
在10平米的仓库
解决“北斗”核心难题!
时间回到30年前,
1990年8月,就在美国的GPS系统
第8颗卫星发射升空的当天,
“海湾战争”爆发。
尽管还未“发育”成熟,
但美国军方果断地提前将GPS投入使用。
令人惊讶的是,
并不成熟的GPS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精确打击伊拉克,
伊拉克军队甚至找不到对手在哪里!
GPS一出手就震惊世界!
没有自己的卫星导航,
等于把国防拱手送给别人,
中国也愈发认识到
这个系统如果使用别人的,
无异于高楼大厦建在了别人的地基上。
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定位导航系统
迫在眉睫!
1994年,中国制定“九五”规划时,
定位导航系统“北斗”进入国家视野,
可当时总共有三个卫星项目需要立项,
另外两个项目已经通过审批,
到了北斗这里,
国家实在拿不出钱了。
相比于美国耗资300亿美元打造的GPS,
北斗项目最初的办公室,
设立在总参测绘局招待所三楼的一间
不足20平米的房间内。
1995年,北斗导航工程立项启动不久,
一个不速之客——
信号“快捕精跟”问题跳了出来,
严严实实地堵住了北斗一号的工程进展。
能否实现对信号的“快捕精跟”,
将成为决定北斗一号整体性能、
甚至左右整个工程进展的关键。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
三位博士还未毕业的20多岁小伙子
——王飞雪、雍少为和欧钢,
竟拿出了一套“全数字化”方案!
王飞雪
这三个小伙子,
从北京抱回一台比较先进的计算机,
拿了4万元的尝试经费,
开始了艰难的攻关历程。
他们把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仓库
简单收拾一下当作实验室;
没有仪器设备,
就东挪西凑找人借,
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
他们的仿真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
由于他们采用的技术路线
堪称世界首创,
立项表决时很多专家都持保留态度。
难以决断之时,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陈芳允
郑重表示支持这些年轻人!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北斗一代系统的总设计师 陈芳允
“快捕精跟”关键技术立项后,
王飞雪和同伴们
每天工作二十个小时左右。
他们饿了就泡包方便面,
累得眼皮子都撑不开时,
就泡上一杯浓咖啡提提神,
直到实在坚持不住时才打开行军床……
这一熬就是整整三年,
1998年5月,
他们终于迎来苦尽甘来的日子,
测试得到的第一批“快捕精跟”数据,
效果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期望值。
陈芳允听到报告后拍手称赞:
“效果这么好,太令人兴奋了!”
解决了核心技术问题,
2000年,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被送上太空,
2003年,第三颗卫星送入太空后,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建立
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NO.2
北斗心脏中国造
用北京时间给世界定位
如果说进行“双星”定位的北斗一号
是中国对定位导航卫星系统的探索,
那么北斗二号的研发就是中国逐步打破
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系统
垄断地位的利器!
俄罗斯GLONASS(格洛纳斯)系统
2003年欧盟邀请中国共同研发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然而,中国支付了2.3亿欧元的“加盟费”,
却根本无法接触
”伽利略”的核心技术,
而一分钱都没花的日本和印度,
话语权居然比中国还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 杨长风
—THE END—
给北洋君点个“在看”
放到朋友圈
就是最好的鼓励!
北洋君近期好文: